布丁CEO徐磊做客腾讯科技和腾讯微博联合举办的“微论坛”。徐磊表示,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但垂直路线是经过几个月被证明了在现阶段比较适合。
现实中,很多人创业主要只做一个产品,但徐磊则做了布丁优惠券、布丁电影,布丁美食、布丁外卖等近十多个垂直应用。
在徐磊看来,移动互联网上,传统互联网的门户概念可能难以生存。“在移动互联网,手机的操作系统就已经是门户,我们只是要做成一个书签,每次用户的下载,其实就是把一个应用作为一个书签,放到他的收藏夹里。什么样的用户会放在收藏夹里,我们就做成什么。”
徐磊预言,三年以后,移动互联网至少有三到五亿用户。“10%的用户是不是能够决定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是什么样,我觉得没有到这个时间。”
徐磊透露,布丁的策略就是自己辛苦一点,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就做什么样的应用。“内容我可以在后台,在服务器端,可以整合,但是用户体验,我可以做出不同的应用。”
徐磊将移动互联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具类,包括像应用汇这样的产品。第二个阶段为娱乐休闲。第三个阶段,移动互联网用户到了五千万水平的时候,作为用户助手的角色,手机的价值被发掘出来。O2O是在帮助大家汇总信息,帮助这些线下的商家,如何把更多的信息规范化,并且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把对的信息推给对的人,这个是移动O2O要解决问题。
以下是布丁CEO徐磊互动实录:
徐磊:布丁真正成立的时间可能在2010年的11月份,过去之前可能在创新工场的平台上观察了一下整个互联网的一些发展,花八九个月的时间去想到底做什么更适合,用什么样的团队才能把想要做的事情做成。布丁经过一年的发展,应该说我们也是在不断地摸索,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在作为创业者,在这个行业里面尽可能保持敏锐,保持对用户的关注,保持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关注。
所以布丁大概经过这一年的发展,也有一些数据给大家看一下,布丁现在在几个垂直领域都由纪子的a,包括像电影优惠券,外卖等等。布丁有一个策略,我们认为在移动互联网,用户选择a,还是选择标签非常清晰的a。布丁最早从一个门户类型的a做起,慢慢我们发现在现阶段,更多用户会选择那些标签清晰的a,所以我们开始走垂直路线。
垂直路线应该说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证明了还是在现阶段比较适合这个市场,所以目前我们不管优惠券产品也好,还是外卖产品,在移动这个领域,应该可以由自信说我们是第一的,从用户量的角度来说。接下来我们还会有一些更新的产品出来,未来三个月,也希望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布丁,继续期待我们新的产品出来,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里面有更简单的一些应用,也能节省一些银子,毕竟现在工资涨得不快,GDP都涨得很快。
腾讯科技:接下来问一下徐总,徐总是我们移动微观察的老朋友,您原来是创新工场的工友,现在自己投身到创业中,现在我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可能只是做一个产品,您一下子做了比如说布丁优惠券,布丁电影,布丁美食,布丁外卖,为什么一下子会推出这么多的一应用呢?
徐磊:我们现在有将近十多个,餐饮类、电影类等等,Android版本已经推出来是KTV的,iPhone版本未来一个月也能上线。我们未来一段时间里头,会以这么四个领域接入,我们几方面的考虑,一个是说这四个领域是现在所谓的本地生活里头最活跃的人群,希望帮助这些用户能够通过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获得必要的信息。
另外一方面,我前面也提到过,我们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总体会发现,在移动互联网上,传统互联网的门户概念可能非常难以生存。我曾经的一个比喻是说,在移动互联网,手机的操作系统就已经是门户,我们每一个a,只是要做成一个书签,每次用户的下载,其实就是把一个应用作为一个书签,放到他的收藏夹里。
什么样的链接,与传统互联网来说,还是一个链接的逻辑,什么样的用户会放在收藏夹里,我们就做成什么。相对腾讯有QQ,有QQ首页,但QQ首真正收藏的人可能没有那么多,有些人可能关心腾讯科技,或者腾讯股票,或者游戏,他可能就会把那些收藏,收藏之后,这些页面的访问量,其实有时候可能会比QQ首页更大。其实我们有时候用的逻辑更接近这种,你如果把一个a做到用户愿意下载,愿意收藏,愿意使用,所以我觉得作为a的开发者,在你做产品定位的时候,就要想清楚这几个问题。
用户第一看到你的a,他要想清楚他为什么要下载你这个应用,比方说在应用汇,应用汇首页大概有将近五十个应用推荐页,这五十个应用的下载量,一定差异是非常大的,可能从一个一两千到两三万都有可能,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我们自己做一个应用,到底想做成什么样。布丁的优惠券产品,第一天上线我们有五万下载量,并且没有投广告,我相信这是一种实践的方式。但是从更长的时间来说,你不仅要解决用户看到这个a为什么要下载,还要解决下载之后,你要帮他考虑好,他什么时候会去打开它,对于移动互联网,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说我们下载量有多少,我觉得这有点不靠谱了。
因为很多下载量中间还有很多转化率的问题,现在用的词就是安装量,我们更看重日活跃,周活跃,或者月活跃,你有这些活跃用户,才是你的用户,所以你还要帮用户想好,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景下,才会打开你的应用,所以这是布丁不断在实践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会慢慢发现,越垂直的应用,越容易被用户下载,越容易被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想起来打开你,这是一种尝试。
目前来说,从我们的数据来看,还比较支持我们这样的一个做法,未来还是需要门户类型的a,我觉得我不能下断言。因为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大概五千万用户,我的预言是三年以后,移动互联网至少有三到五亿的用户,10%的用户是不是能够决定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是什么样,我觉得没有到这个时间。
布丁的策略就是我们自己辛苦一点,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应用,我就做什么样的应用,内容我可以在后台,在服务器端,我可以整合,但是用户体验,我可以做出不同的应用,辛苦一下这布丁几十号人,我们可能做几百万的用户,我相信每一个开发者都能够算出来,这中间作为开发者说付出的劳动,可能能够让几百万人受益的话,那一定是值的。
腾讯科技:我看到您经常提到一个概念,是关于O2O的,你们的应用怎么和商家结合,你们怎么从这个里面获取一定的收益呢?
徐磊:O2O应该说这半年特别热,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听到几个融资,好像都跟O2O有一些关系,包括布丁也好。我觉得这个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曾经定义一下移动互联网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可能都是工具类,包括像应用汇这样的产品。
第二个阶段可能娱乐休闲,我相信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游戏的应用。第三个阶段,移动互联网目前已经到了五千万水平的时候,作为用户助手的角色,手机的价值在被发掘出来。O2O就是在帮助大家汇总信息,帮助这些线下的商家,如何把更多的信息规范化,并且准确地传递到合适的人,甚至我们应该定义得更准确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把对的信息推给对的人,这个是O2O,或者说移动O2O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所以布丁现在肯定是坚定不移地在走这条路。至于说跟商家,目前布丁的很多模式都是免费模式,不管是对商家还是对用户,当然对于用户这边,我们应该不太会考虑说从用户那儿赚钱,因为用户用布丁的大多数产品都是为了省钱的。但是商家是有意愿付费的,为什么?
就是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消费群体非常大的一个市场里,其实我们有无数的产品,比如在北京,昨天一个人讨论说,大概有八万的餐饮业,加上一些娱乐休闲,可能超过十万,甚至更大。在一二线城市,这些数据可能到了几百万,那这些信息如何到达用户?其实一直是问题。互联网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比方说通过搜索引擎,通过门户网站,那互联网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因为你不可能每天背着PC满世界跑,手机可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帮你发现新的好吃的好玩的,帮你找到那些更加便宜,更加物美价廉的一些商品,这个是手机,是移动互联网能够在这个行业所带来的价值,对线下商家来说,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去传递信息,我相信他们的付费意愿还是比较强。
腾讯科技:过去一年资本市场起起伏伏,这中间您有怎么样的感悟?
徐磊:我从前一个公司出来大概快两年了,中间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创新工厂平台上干,你要说创业的体会来说,这一年有一个基本状态,现在一天要干以前七天,甚至一个月的活,拿的工资没有以前交的税多。所以创业其实是一件苦事,没有那么多光环,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创业?或者说总有一种按捺补助创业的冲动?
我觉得很多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他很难提供给你一个合适的环境,因为每个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它要靠制度的流程是必须要做的,制度是应该有,制度是什么呢?就是一种防范风险的工具,所以公司到了一定的规模,就必须要有制度。
作为个体来说,你想在一些框架下去做一些创新一点的事情,或者出格一点的事情,没那么容易。其实我的第一个公司,我也待了九年,前四年干的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没有白天晚上的工作。但是慢慢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公司进入正轨了,各方面抗风险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强,你可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
所以这是我慢慢觉得说,我在原来的公司变得,我用了一个词叫钝,你突然发现自己没有锋芒,没有棱角,每天就是按部就班去完成。所以我在离开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说,你如果再不离开,你可能就被自己惯懒了,三十多岁就把自己惯懒了,是挺可怕的事情,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我应该给自己找一些能让自己兴奋起来的事情。
今天挺凑巧,今天我们在办公室的时候,有另外一个伙伴在工作时就说,我现在工作好多,列了一长的表,排着队要干,但是他觉得很兴奋,是这样的人,才能适合去创业。
创业不是适合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干的事情,我曾经也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愿意把自己打游戏,或者打麻将,或者唱歌跳舞抽烟的这种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那你是适合创业,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应该多姿多彩,应该朝九晚六,应该每天有一段时间去打打球,有一段时间看看电视,也是一种非常正常,或者说大多数人应该过的生活。
但是创业是一种需要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一种生活姿态,不管你是作为领导者,还是早期团队的联合创始人也好,其实你们要付出的、牺牲的,还是非常多,但是还是有这么多人创业,就意味着创业还是一件热血澎湃的事情,人的一辈子上,可能需要有一段这样的记忆,我的第一个公司给我留下了四五年这样的记忆,我的第二个公司现在才一年,我觉得今天的记忆,可能跟我以前,甚至已经超过了以前的那种感觉。
腾讯科技:在我的记忆中,您在创新工场当时在平台方面,是服务过一段时间的,您的这个意思是说,这个创新工场不能给自己提供到这样一种平台,而自己看到创业者的热血澎湃,然后自己想亲自去干吗?
徐磊:是这样,我一开始就跟李开复(微博)有一个默契,我原来并不算一个纯粹的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我也是从芯片设计行业转过来的,从事的业务跟移动互联网还是有不少相关性。当时因为要进移动互联网,整个创业工厂其实除了需要有传统的互联网的业者,软件的开发者,有产品经理,其实也需要跟终端厂商,包括运营商各方面整合的资源,这是移动互联网独有的一个特点。
所以当时跟开复感觉说,创新工场需要一种更多元化的结构,我也更需要从创新工场原有的互联网文化里吸取更多的营养。所以当时创新工场有一种模式,就所谓的EIR的模式,我先到工场这个平台上,为其他的团队贡献我原有的能量,同时又从创新工场去吸取一些东西,李开复一开始给我设定了六到十二个月,如果你在这个时间里头不能找到你想要做的事情,也许我就不在创新工场了。
事实上我们是有这种默契,我觉得这个时间对我来说足够,我大概是八个月的时候,开始从创新工场这个平台脱身出来,不算辞职,正好是李开复生日那天,他请大家吃饭,他跟大家宣布说,徐磊从今天开始就不是创新工场所谓平台团队的人,开始自己新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