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3G牌照发放格局已经明确,而获得WCDMA牌照给中国联通扭转弱势运营商地位带来了战略性机会。就3G在中国的增值业务发展基础和前景而言,产业链成熟度的诸多方面使得WCDMA在中国的未来要优于 CDMA2000,远远好于TD-SCDMA标准。
报告说,中国2G时代增值业务的高速发展证明中国有着极佳的增值业务需求基础。中国移动短信业务在2000至2007年的8年中,短信业务量增长大约605倍,WAP、彩铃等业务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3G意味着增值业务全新时代的开始。
该行通过对国外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发展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3G增值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征是:3G对用户表现出 明显的吸引力;3G对用户的吸引力大体上呈现出从高端到低端的特征,也就是说最早使用3G的用户总体上是较为高端的用户;3G发展过程中,数据ARPU增速明显高于语音ARPU;数据ARPU中非短信增值业务增速明显高于短信增值业务;在非短信数据业务中,也许并没有哪一项业务成为"杀手级"应用,但诸多应用的联合作用实实在在让该行看到了3G的未来。
平安证券表示,当前中国联通市盈率为15.1倍,市净率为1.5倍,结合业务未来的前景,当前股价已经处于相当低的估值水平,市场似乎完全忽视了公司即将获得WCDMA牌照的战略意义,具有长期战略性,维持“强烈推荐”的评级。
此外,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电信研究院专家韩海潮指出,全球主要移动运营商移动非话音业务的收入比例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尽管话音业务仍然是移动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移动增值业务的收入已经开始呈增长趋势。内容是移动增值业务创新力和持久力的关键。
韩海潮分析认为,与日韩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环境比较,国内在用户基础、市场环境、产业链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一是国内移动增值业务起步较晚,与日韩运营商相比,我国移动用户基数比较大,超过6亿用户,但结构复杂,文化背景、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很难抓住用户共同的需求。国内移动增值业务相对日韩起步较晚。目前,国内移动增值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集中在短信类业务。二是国内内容产业相对不成熟,技术无法拉动需求。三是国内内容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未成熟,无法激发用户对新服务的需求。国内产业链相对独立,无法形成紧密合作联盟。
韩海潮强调,韩海潮国内增值业务发展的关键在于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国内运营商在增值业务发展中,无论是终端定制还是内容推广,都需要依赖产业链上合作伙伴的帮助,所以,现阶段我国运营商还不能绝对掌控产业链,但如何有效紧密地与终端制造商和内容提供商合作,已经成为影响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