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即将一分为二的传言一度甚嚣尘上。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AMD都在讨论这种“轻资产”战略,只是没有提供详细情况而已。已经接连六个季度亏损的AMD如果真能分拆或者将制造业务部门与现有伙伴组成独立公司,这家处理器厂商的成本结构会得到大幅改善。
另外从理论上讲,将公司一分为二有助于提升各自的市场竞争力,因为分拆后,外包业务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不过,在与英特尔的长期较量校?MD已明显力不从心。在资本密集型的芯片行业,要实现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厂商除雄厚的资金外,还必须具备特定的芯片设计技术。
得失之间
AMD首席执行官鲁毅智去年曾表示,他正在想办法削减公司成本,希望借助“巧妙资产”战略令公司扭亏为盈。从那以后,便不断有媒体报道称AMD可能会拆分芯片制造业务,或者将公司卖掉。与此同时,AMD财报的业绩不佳更加深了分拆传闻。
根据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尽管利润同期相比下降了12%,为14.4亿美元,但英特尔销售收入再次保持了强劲增长,达到96.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提高了9%,并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季度营收的新高,同时也符合此前华尔街对它的预期。
与之相比的AMD,则与英特尔的财报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由于新产品推迟上市,以及经济衰退导致消费支出增长减缓,AMD连续第六个季度出现了亏损。在截至3月29日的这一财季,AMD的净亏损为3.58亿美元。不过,令AMD稍感欣慰的是,其第一季度营收为1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3亿美元增长22%。
与此同时,尽管美国经济面临衰退,但芯片业的境况将有所转机。权威机构的预测显示,AMD将在2008年二季度逐步好转,开始摆脱亏损的局面,其四核的全面上市,会平稳地占有约25%的全球市场份额。不过由于实力与英特尔相去甚远,在芯片市场的长期争夺战中,AMD一直未能扭转不利的局面。
兵行险着
对于一家野心勃勃的芯片公司而言,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亏损,的确是一个令所有人唏嘘的消息,这似乎也超出了挑剔的华尔街分析师们的忍耐程度。人们已经开始猜测AMD的最坏处境,破产?被收购?还是分拆?
联系到AMD首席执行官鲁毅智在近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所说的,“尽管2007年对于AMD来说的确是艰难的一年,但AMD即将发生一些能够使公司实现持续盈利的重大变化”,业内人士纷纷猜测,AMD生产运营部门将发生重大变化。
但AMD截止目前仍没有明确公布它所采取的到底是何种计划,不过,业内人士认为AMD计划将更多的生产业务外包出去,这与其它芯片生产商所采取的措施类似。
分拆从是对AMD是有利的,AMD采取这种战略后能即时体现成本效益,在2007年和今年第一季度中,这部分成本大约占AMD总营收额的23%。
此外,成本的减省有助于AMD尽快偿还高达50亿美元的债务,稳定公司财务状况。选择这种“轻资产”战略将会对AMD的研发费用带来影响。为了追赶英特尔,AMD的研发预算从2006年12亿美元大幅增加到2007年的19亿美元。虽然这相对于英特尔每年近60亿美元的研发预算来说算是“小巫见大巫”,但已经占到AMD年收入的31%,而英特尔的研发投入比例是15%。
对AMD来说,将制造和研发分拆的最主要推动力是提高竞争力。在半导体行业,将制造及生产工艺的研发外包已经成为企业差异化和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角逐中国市场
为了应对美国市场的衰退,AMD现实地选择了联手国内PC市场老大首发三核,并称将带给中国消费者顶级的体验,英特尔则称要砸5亿美元开展与中国本土企业在技术上的合作。两公司在华竞争,已经走出“暗战”进入明抢阶段:谁能取得中国的明天,谁就将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中国自主3G标准的确立、数字电视的推出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的举办,将进一步加大芯片市场的需求。因此,AMD已经中国视为打翻身仗的战场,三年前,AMD甚至无偿向中国政府转让X86微处理器的技术。它所获得的回报是,2007年中国地区已成为AMD全球第二大业务中心,2008年上半年,中国将成为AMD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无论是英特尔还是AMD,他们都希望中国能够成为自己未来的主场;因此,他们在中国的明争暗斗还会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