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呼叫中心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08-06-09 信息来源:51callcenter.com

2、中心运用再社会化工具基础介绍

(1)流程手册的建立:流程设计的有效应用,可以明显地降低,因员工不了解衡量尺度、评判标准而产生的内心困惑及不满情绪。还可以降低该岗位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从而达到降低人员成本的目的。

(2)企业文化的落地:此项工具无声无息的在维持着一个组织的存在精神,内部团体凝聚力的集中表现,团体鲜明特征的灵魂。

心理管理结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进行解析:

社会学名词解释,再社会化: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

在社会心理学中,Schaefer & Lamn(1995)认为:「再社会化」是指在个人生活转变中,人们抛弃从前的行为类型而接受新的行为类型的过程。

Goodman(1992)认为:人们有时会发生「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亦即舍弃原来的基本态度、价值与认同并重建新的代之。

再社会化分为:

(1)自愿的再社会化(voluntary resocialization),个体旨在以新认同取代既有认同,或以新的价值与行为模式取代旧有的价值与行为;

(2)非自愿的再社会化(involuntary resocialization),是以一种「全控机构」(total institution)使个体与过去完全隔离,并对个体的日常活动施以相当的控制。

由以上的社会学、心理学“再社会化”的定义与分类,可以看到环境变化与个人的适应变化的学习过程,是各种定义所包含的重要思想。“心理管理”将心理学的理论观念经过转化,适合、应用于客户服务中心的在职人员培训。

客户服务中心将中心发展战略思想、经营理念等需要全员高度统一的发展指导性理念,采取非自愿性再社会化的类似方式进行,形成稳定的组织价值核心理念。此项培训的重点在于多样性、重复性、新颖性、科学性的完美统一。利于组织内部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员工适当行为、态度的塑造。

“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行为勇敢而变得勇敢。”-亚里士多德

客服中心管理中,只有不断的坚持有效的企业文化、发展目标的贯彻,产生相应的执行行为,形成一致性较高的积极态度。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进入良性循环,进入健康型的中心发展轨道。

现在社会经济、行业发展速度之快,几乎可以在客户服务中心刚刚制定完一套培训后,即刻产生新的培训需求。如果没有前期总体方向的支持与明确,存在方向迷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高速的发展情况下,中心员工的再社会化可以引申的理解为:是指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再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进行个体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将客户服务中心环境视为一个“社会”,从而才能形成一个适合中心发展远景的“社会”秩序,“社会”理念,并促使这个“社会”的每一个参与者为之努力。

再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再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再教化的过程,即中心对所属员工的帮助指导的过程,此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员感受。多数中心人员流失是在一种没有任何预兆信息的情况下发生的;离职率多少,在人员成本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最困惑领导者的问题是,根本无法得知下个月离职人数,从而产生无助、盲目的情绪与行为,急于依照以往经验来预测离职人数,进行预先招聘,反而产生了不良信息引导。客户服务中心离职率问题,在比较先进的欧美、亚太地区同样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健康的客服中心,不是忙于扩充人员来防范突发的离职事件,而是将离职率调节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做到可以实现较为准确的离职人数预警机制。假设一种情况,某中心领导,能够掌握到近3个月预计离职员工的名单,是否能够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层与员工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呢?经过大量访谈,这些现象与组织对员工的直接有效引导、交流存在较高的相关。

从个体视角:再社会化是个体和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即员工感受到帮助有效后的执行、行为反映过程。心理学家Schaefer & Lamn(1995)认为:「再社会化」是指在个人生活转变中,人们抛弃从前的行为类型而接受新的行为类型的过程。可见,个体积极面对环境要求的变化和是否有意愿成为合格的组织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评估从业愿望及从业时间长短的预测指标。淮安客服中心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即从这方面建立员工再社会化培训体系,获得较好的成果,并多次获得管理奖项。

透过这些建立的培训,增加了基层管理者、员工的相互情感卷入,促使基层管理者与其领导进行信息交流,形成较为完善,并真实的信息传递。但该系统的两项工具,即;工作流程设计与文化建设,是一切培训实现的基础,没有一个精神的指引和行为的衡量尺度,在有效的体系也是空中楼阁。同时将心理科学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之中,发挥了“心理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理念结合实际的管理应用,深入人心,实现组织文化的最大功效,可说是心理、文化的综合应用典范之作。在此用一个“心理管理”项目组的视角进行阐述,望得到行业内各领域专家的指正,力争为行业发展贡献些许力量。

                                                                                                  [1] [2]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20-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4)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4)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4)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