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8-06-21 |
信息来源:51callcenter.com |
4、AB点间对应的工时利用率范围是70~85%,COPC高绩效标准范围74~88%(不同行业性质的呼叫中心有所不同)。当ATT大于215秒时,平均工时利用率低于70%,是企业不能接受的人力浪费,这是典型的人浮于事的现象,运营者应该想法提高人员利用率,如进行专题培训,开展增值服务,主动向客户揽活。当ATT小于190秒时,工时利用率向85%逼近,运营者应该考虑分流话务,增加人力。 (如下图6)
5、AB点间对应的质量评分范围是82~79分。当ATT小于190秒时,质量评分有加剧下降的趋势,包括软技巧欠缺、解答不完整、查询错误等现象。当ATT大于215秒时,质量评分不再明显上升,排除疑难个案,还需怀疑是否存在业务流程出现问题或Agent通话控制能力不足。(如下图7)

综合1~5点,小结如下:
- 整体呼入话务的ATT合理波动范围是190~215秒;若低于190秒,将出现客户不能忍受的质量受损;若高于215秒,意味着出现企业不能忍受的人力浪费;
- 除来电核查队列外的Inbound对应的ATT合理波动范围是:195~230秒;
- 来电核查队列对应的ATT范围:110~135秒;2008年2~5月呼出SP-care的ATT范围100~128秒(专职呼出,且对象类型有所不同,操作界面简单),客户对此评价:语速快,核查味重于关怀味;一方面说明脚本与话术有改善的地方,另一方面意味着若再通过KPI压缩来电核查队列的ATT是不明智的;
- 在人均话务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让Agent用一种“救火”的心情接电话,换用一种“喝咖啡”的心情,更能营造愉悦的沟通氛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客户沟通关系。所以只要服务水平和质量能满足客户要求,ATT在一定范围内的这种虚高也是合理的、有益的。
- 我们为此模型冠名为“话务压力模型”,它既可作为评估工具,评估ATT是否在合理波动范围内,也可作为测算工具,参考应用于人员排班和招聘测算中,运营者可以权衡需要,在效率和质量所对应的话务压力点间取一个值,作为排班或招聘人员的依据。如AVON的日人均话务压力点适宜取105。
ATT=(3600*81%)/(105/7.5)=2916/14=208秒 ATT=(3600*85%)/(120/7.5)=3060/16=191秒
当前Inbound的平均排班产能约是11.3call/小时,剔除空闲时长后的平均实际产能约是12.8 call/小时,所以若取话务压力点120,对应产能16是一个当前KPI满分的“极限值”,会对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控制对策】
在综合支撑能力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只需关注各队列ATT是否在合理的波动范围,否则就要找出主因进行调控;若某方面的支撑条件发生变化,要评估它对ATT的影响度,重新评估相关队列ATT的合理波动范围。
【后话】
若ATT只受话务压力影响,两者关系应出现下图虚线描述的模型ATT形状,而事实ATT的波幅相对小很多,说明ATT还受到其它诸多因素的制约,后文再续。(图8)
【1】 【2】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