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日前发布《互联网销售彩票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电话销售彩票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集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准入条件进行明确规定,要求网上售彩企业注册就不低于5000万元,电话售彩企业的注册金不低于1000万元,每个地方的电话代销者各自不得超过3家,财政部拥有终极审批权。
此次出台的新办法由过去“一刀切”的禁止转型为提高准入门槛,规范行业经营的疏导型管理。管理体制的改变顺应了行业发展的要求,大方向上将对彩票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其中的某些规定也存在一些争议。不管怎么说,新办法为非纸质彩票网络化销售监管机制的建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度遭禁,网络售彩终迎解禁之日?
自2007年被叫停后,电话网上售彩反反复复,屡次被禁屡次卷土重来。此次,财政部公开征集意见,意味着网络、电话售彩离解禁之日或许不远了。
近年来我国彩票业发展迅猛,网上、电话售彩大行其道,但监管机制却难以跟上形势,一方面不能保证购彩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非法彩票的销售屡禁不止,于是有了管理部门的几度禁止。7月1日,《彩票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其中对网络、电话购彩没有明确规定与禁止,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网站放心涉足网络售彩。据统计,全国专业从事彩票销售的网站达到200多家,这还不包括淘宝这样的大型购物网站以及其他有售彩业务的综合性网站。可以说,禁令已成一纸空文。
全国彩票销量在2007年巅峰期达到20亿,销售模式从最初的摆摊销售,发展到后来的“大奖组”大规模集中销售,再到电话、互联网、电视等新销售渠道,开拓新渠道是彩票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每一次新的渠道诞生都带来了彩票市场规模本质性的扩张。随着彩票和网络、电话等现代通信手段结合度越来越高,网络、电话售彩必然成为主力销售渠道之一。行业发展的需要是网络、电话售彩禁令出现松动的根本原因。
大势所趋,填补监管真空最为关键
据知情人士透露,电话、网络购彩所以遭停是因为“鉴于目前网络购彩的安全不可控性,干脆一停了之”。行业发展有需要,监督管理跟不上,监管真空已经成为阻碍彩票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首先,准入机制不健全使得一些网站混迹其中。这些年来,只要政策一松口,各种大小网站就如雨后春笋。彩票销售网站鱼龙混杂,经营不规范,其中不乏欺诈、违法违规现象。
其次,网上购彩由于缺乏监管,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网络售彩的主管部门就是其经营者民政部(福彩)和体育部(体彩),经管不分造成经营上不规范,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而网络售彩更成为重灾区。
彩票监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有序有效的监管成为网络、电话售彩“解禁”的关键。法律法规的制定,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是根本保证。然而令人忧心的是,经管不分的体制依然没有改变。有序和有效监管在遇到利益冲突时恐怕依然是一句无法落实的空话。
任重道远,监管机制完备仍需时日
本次新办法提出的电话网络彩票销售监管机制显然并不能被指望一步到位,从细节上其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准入门槛,5000万的门槛+3个名额对于电话网络售彩这样的低成本行业而言显得有些门槛过高。高门槛或许可可保障准入单位的质量,但同时也限制了竞争和企业成长性。
其次是购买上,彩民在购买彩票时需要提供详细的个人资料并注册购买账号,准实名制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安全性,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一些置疑。首先,实名制的实施使得彩金分配遇到困难,由于只能够按照身份信息来进行地域分配,原先的彩金分配结构将被推翻,对于流动人口巨大的国内市场而言,如何协调难度巨大。另外,对于希望合资购彩博大奖的彩民来说也是一大问题。
第三是对于传统售彩站的冲击不可预期。如果电话、网络售彩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其便捷性是传统彩站无法比拟的。彩站经营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网络售彩开启之后分流走一部分彩民是必然的”。
另外,由于办法对于网络售彩的保障仅仅限于实名制和高门槛准入两道关,对于具体问题并没有细节性的规定,例如一旦出现因为机器故障导致的交易失败,如何认定责任和承担损失等问题如何解决等。
但不管怎么说,新办法的提出会促进国内彩票业扩展新的销售渠道,为彩票业的监管跟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罗马毕竟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网络售彩的有序有效监管仍然需要经历一个缓慢成熟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