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电信业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进行战略性转型,以及业务IP化趋势,各运营商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覆盖范围的IP网络。但是,现有的IP网络在业务承载和日常维护上还存在不足,运营商对现有IP网是否能够承载各种电信级业务仍存有疑虑。
IP网络的业务承载难题
在业务承载方面,虽然IP网络在QoS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现有的IP网络大都只是在单个节点上提供相对优先权的处理。如果没有在全网层面上特别是在接入网中解决业务感知和接入允许控制,就不可能真正解决端到端的业务质量问题。此外现有IP网络在业务承载上的短板还体现在网络业务安全性和网络管理能力不足上。
IP技术的开放性使得IP网络业务很容易受到攻击,因此黑客无处不在,业务随时会受到攻击,这些因素都导致用户业务体验无法提高,维护能力在低位徘徊,也造成大客户对此存在较大顾虑怀疑。在网络管理问题上,传统IP网络没有定义和设计针对公众环境的管理维护体系,当网络发生故障时,对故障点无法定位或者定位不够迅速,影响网络业务的服务质量。
在网络维护方面,自从IP技术进入到电信级商用领域,原有“尽力而为”传送的特性已不能满足电信级维护需求。虽然IP技术也在逐步地完善以提供电信级OAM能力,但仍然缺少网络性能和业务品质的直接关联指标。当IP承载了NGN、iTV等高等级业务后,业务网和IP承载网缺少明确分割点,故障定位需要跨部门、跨专业协同工作,人员技能要求高,故障定位效率低,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IP网的非稳态故障出现几率远远高于交换、传输等其他电信网络,也会增加故障发现、分析和排除的时间和难度。
IP网维护的困境
虽然IP网维护存在很多问题,但IP网维护的困境主要由以下四个因素造成。
IP网网管能力偏弱
IP网的网管能力较交换、传输等专业偏弱,无论是早期的网元性能监控,还是现今常见的时延、丢包、抖动指标,都很难反映基于IP网的纷繁复杂的各类业务应用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