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其中也储存着我们需要的重要资料。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手机如果遭遇到“不速之客”的时候该怎么办?会不会造成损失?而这些“不速之客”都是在你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你的手机当中的。
读者李先生,前段时间早上起床刚开机就收到了1条短信,短信内容写着该手机已经使用了一项业务,要扣除信息费XX元。
当时李先生就郁闷了,自己的手机虽然是智能手机,但也只是偶尔上网聊聊QQ、看看小说,其他的就是接打电话,怎么可能去定制什么服务了。同时在手机里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图标。随后李先生拨打了客服电话查询,得到的答复是确实定制了一项业务,且已经扣费。
李先生曾经在报纸上读过有关“僵尸病毒”的报道,怕产生高额的额外收费,立刻带着手机去找手机维修客服。客服工作人员在李先生的手机内安装了手机杀毒软件进行手机“体检”,最后发现一个手机恶意病毒程序,分析可能是李先生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点了陌生的链接然后中毒了,很有可能是朋友的QQ中毒了然后向他发送了病毒链接。
客服工作人员提醒李先生,可以在手机内安装手机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定期对手机进行“体检”。此外,用户若要开通彩铃、彩信、GPRS等移动公司运营的业务,一般情况下会收到运营商发来的两次确认短信,不会像某些应用程序的增值服务以“流氓方式”强制客户开通。同时对于有病毒或者有恶意的网站,一经查证,移动公司将终止和这些公司的合作,避免这些网站利用与移动“代收费用”的合作关系,诈取用户手机话费。
黑客闯入 会在移动设备上添加“后门程序”
你通过手机可以获取的任何数据,黑客在进入你的手机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获取。
当出现安全提示时,是指导IT管理员在围绕采用移动设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和行动。机构常常倾向于移动性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性,迫使安全机制紧追创新所带来的要求。在最坏的情况下,只有在系统遭到入侵的情况下,安全才会成为关注的重点。
最糟糕的情况是病毒通过远程进入你的移动设备。黑客可以在你的设备上添加一个“后门程序”,然后窃取你的个人资料,那样你的损失可是很大的。比如黑客可能利用你的移动设备向你的好友继续传播病毒,窃取更多的信息资料,也可以使用你的手机定制业务来获取非法谋利。我们也经常看到过这样的报道:某先生忽然有一天收到自己亲友的QQ信息,需要借几千元钱,最后得知是亲友QQ号被盗,结果被骗走了几千元。还有很多用户在公共场所忘记关闭蓝牙传输,导致外人通过蓝牙恶意向手机传输病毒。
手机安全需要自己把关
手机安全专家表示,其实,手机病毒由来已久,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过后,手机病毒更是发展猖獗,捆绑软件、病毒短信、彩信、邮件都成了病毒传播的途径,少则造成话费损失,多则让手机终端直接“报废”。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银行、电子钱包的大量推广使手机成为许多人身份验证的直接工具,这不仅起到沟通联系的作用,还担当了相当一部分电子付费功能。但手机拥有的功能越多,越是需要警惕手机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对于很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来说,脑子里并未存在使用手机杀毒软件的习惯。一般中毒的手机基本都选择格式化,或者重新刷系统,升级后的系统并不会为用户安装杀毒软件。
手机杀毒软件在用户中不够普及的原因,一方面由于PC系统相对统一,用的几乎都是微软操作系统,而智能手机系统繁多,而且稳定性较差,不同的操作系统需要不同的杀毒程序。另一方面,智能手机进入国内市场时间较短,直接导致了国内手机杀毒软件发展相对滞后,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则需要一个更长的接受期。
安全专家提醒用户:“智能手机功能强大,涉及用户的隐私也更多,所以一定要有所防护,应当选择安装有保障的杀毒软件,在公共场所不要打开蓝牙以免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