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同事Alaa Saayed做了一份关于SMB(中小企业)自建式IP电话平台的市场分析报告,我觉得非常不错。有趣的是,尽管当前云计算红得发紫,但对于SMB来说,自建式IP语音系统似乎才是它们的最爱。
的确,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现象,尽管基于云的托管服务在接下来的五六年里将迎来快速的增长,但相比自建式系统平台来说,还不是主流。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习惯本地化控制和一次性付费的模式,特别是目前托管服务的月租费偏高促使了它们选择了坚守旧的模式。这种想象在50—100人的小公司尤其明显,尽管托管服务在话音质量和其它品质上都有显著的提升,但长期来看,它需要投入的费用并不比一次性投入低。
PBX设备商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们合作推出的基于公有云的托管通信服务对那些寻求成本节约、可扩展性以及统一管理和标准化的中小企业来说比较有吸引力。但这其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关于标准和法规遵从。同时,把IP电话系统部署到一个纯粹的云环境要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实时的关键应用程序要与其它类似程序分享云资源,很难得到完备的QoS保证。
另一方面,开源的电话通信面临着分化的危险,尽管有些企业对“开放”很“迷恋”,他们认为开放协议是推动科技进步、引导发展潮流的根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并不把“标榜”开源的厂商当竞争对手看待。但是,我们认为开源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大小摩擦会持续不断地发生——不管是托管还是自建领域,都会发生。
至于消费性电话解决方案对企业级解决方案的影响,我们认为微乎其微,至多发生在家庭办公地带。通讯消费化对企业级语音通讯冲击不大表现在:消费者只关心成本和基本功能,对高品质没有要求也没有追求。诸如Skype这样的因特网电话服务用途有限,基本就是用于消费者之间话费低廉的长途通话,企业多半不会把整个通信系统押在Skype上。SIP版Skype(Skype for SIP trunking)倒是承诺提供物美价廉的中小企业通讯方案,但就目前来说,这一块市场才刚刚开始,远没有形成规模。
最后,对现存的PBX设备商们威胁最大的是那些非传统的电话设备商,如微软、IBM等,它们通过提供基于软件的UC(统一通信)平台来抢夺PBX厂商的市场。这些出身的厂商优势在于集成的统一通信体验,把软件协作和商务流程这一块内容嵌入到单调的通讯之中,丰富了通讯的外延,典型的如协作。这类厂商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力,随着竞争的加剧,它们也不会死守大型厂商那块“老营盘”,也会卷入中小企业这块市场的纷争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