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售数量首次超过PC。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亿零90万部,较上年增长87%,而全球PC电脑出货量则低于预期,同比增长率仅为3%,共计9210万台。全球2010年智能手机出货了4.8亿部,据研究机构预测,到2015年,智能手机出货数量将增至14亿部。
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同时,移动互联网的网民也呈指数速度发展。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规模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693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由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IDC预测,2011年全球21亿经常上网的人中有半数将采用非PC设备联网。另有数据预测,2013年,中国手机网民有望达7.2亿,将超过电脑网民。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用户享受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重要界面,终端和业务深度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终端对业务能力的支持程度将直接影响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推广和普及。抓住了终端就抓住了用户,就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砝码。终端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各方争抢的战略资源。
运营商,争创新、争自主、争合作
在国内电信市场,运营商在终端领域的影响在逐步提升。目前运营商的在终端方面的主要着力点在三个方面:一是自有操作系统的推进,立志通过掌握操作系统,把握主动权,引导终端发展方向;二是自有应用商店的提升和完善,通过完善应用,提升终端粘性;三是明星终端的引进,借助明星手机的号召力提升自己品牌形象和对用户的吸引力。
在操作系统方面,中国移动的OPhone OS系统,基于谷歌Android系统进行设计,并根据中国市场添加了很多本地化设计,3月16号第一款基于OPhone OS2.5系统的手机已经上市;中国联通在2月28号正式发布“沃Phone”系统,采用完全自主的创新路线,是完全基于Linux内核的原生操作系统(而不是Android操作系统),该终端的上市时间指日可待。尽管运营商都开始做自有的操作系统,但是终端厂商的配合、应用与软件的丰富性、用户体验等等,都使运营商自有的操作系统发展仍需时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运营商还将以主推主流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为主。
在应用商店方面,中国移动作为全球范围内首家由运营商发起建设的应用商店,截止目前应用突破4万款,拥有了超过3900万的累计注册用户,应用下载次数1.1亿。近期,中国移动还宣布将大力推广应用程序绿色安全认证、用户下载免流量费等服务举措,意欲树立起全新的行业标准,将MM平台打造成中文应用商店第一品牌;中国联通“沃商店”去年11月10号正式上市,目前拥有近6000款应用;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截止到2011年3月,注册用户就超过了1000万,下载量突破1000万,软件应用数量达到15000个。三家运营商的应用商店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相对同质化,暂时还没有走出差异化的适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发展道路。
在明星终端引入方面,黑莓手机有望在中国实现“一女三嫁”,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先后引入黑莓,中国联通也表示计划在电信日前完成黑莓的引进工作;IPHONE之争尚未唱罢,中国联通借助IPHONE交出了一份满意的3G发展成绩单,中国电信的破解写码已经攻破,广东已试点;中国移动则从未停止有关引入IPHONE的谈判。在运营商自身系统及终端短时间内仍难以与传统终端厂商抗衡的情况下,引进明星终端对于运营商吸引用户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运营商借助终端厂商自身品牌优势,吸引用户,带动自身业务发展的捷径。
终端厂商,争功能、争外形、争系统
终端厂商在智能终端上的竞争可谓是愈演愈烈。终端厂商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新的功能的创新,二是外形的创新,三是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近期有关终端的动态层出不穷。3月28号,联想官方宣布全球首款采用彩色透明屏幕的手机联想S800全面上市,价格为2580元;3月27号,索尼爱立信在台湾举办了PlayStation游戏手机Xperia Play的发布会,这款手机内置有PlayStation Pocket平台和Android 平台的六款游戏的;3月24号,在美国无线通信展(CTIA)上,Sprint推出了两款HTC EVO的最新终端,并声称这是美国首款4G 3D双核智能终端;3月15号,日本京瓷Kyocera公司联合美国运营商Sprint发布了全球首款双触控屏安卓手机京瓷Echo。将于4月17日全面上市,两年签约价为199.99美元;3月15号,Aircell最新发布的特别为商务飞机定制的手机,首款飞机专用Android智能手机,预计2011年末首次出货。3月9号,诺基亚发布了一款采用S30平台的入门级音乐手机X1-00, 50美元(约合人民币320元);华硕在今年1月12号,推出一款主打导航服务的手机A10,整合了专业导航图资,在快速定位功能超载了专业导航仪。同时,终端厂商也在做自己的操作系统,首先诺基亚和英特尔合作的Meego系统,后来又有了三星,在2010年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BadaOS 。
可见终端已经朝着更好的用户体验(比如游戏手机)、更强的技术配置(比如3D双核手机)、更专业的人群定位(比如导航手机、三防手机)、更炫的外形(比如彩色透明手机)、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比如入门级音乐手机)、更具特色的产品等几个方向发展,使智能手机走出功能千篇一律、外形相差无几、价格高不可攀的困境,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产业链其它,争系统、争应用
传统产业链的其它环节开始在移动互联网时期的新产业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2010年苹果专注于iOS平台,创造了一系列的销售神话;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发展突飞猛近。iPhone和Android阵营的夹击以及Symbian系统的下滑促使诺基亚与微软开展广泛合作,发展WP7系统。目前,苹果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在系统的先进性上占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尤其是在网页浏览的易用性和显示效能上。而Symbian系统手机在聊天应用、软件应用、收发彩信等其他涉及互联网的应用中仍然拥有巨大的优势。但Symbian一家独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回了,去年第四季度谷歌Android系统首次超越诺基亚Symbian系统,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智能手机的竞争日益加剧。
在应用软件方面,目前,微软的操作系统只有8000个软件,黑莓有1.5万个,谷歌安卓系统有10万个,而苹果操作平台至少有30万个。据国外媒体报道,3月2日亚马逊宣布,该公司将开设一家应用商店,面向Android操作系统出售应用,挑战谷歌的Android Market。应用商店已经成为产业链多方竞争的另一焦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参与者都意欲从智能手机的发展中分一杯羹,但各方基础不同、优劣势不同,战略目标定位不同,道路仍在摸索,发展还在继续,智能手机发展大戏还在上演,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