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结账不用忙着从钱包里掏钱,网上购物不用担心没带U盾,参加秒杀更不用发愁电脑不在身边……只要你随身带着小小一部手机,这些难题就能全部搞定。如今,这些曾经只在电影里出现的高科技镜头已经能在普通人身上实现。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据预测,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仍将强劲增长,到2012年将超过1000亿元,而到2013年,手机网民将超过 PC网民,达到7.21亿。
这些惊人的数字,预示着手机支付的广阔蓝海已经敞开,而正朝它浩浩荡荡进军的,除了运营商、银行、网购平台这一“铁三角”阵营,手机制造商、其他支付平台甚至一些网站也在纷纷布阵,争取在手机购物市场布局之前“抢滩登陆”,占据一方有利地位。
口袋中的“银行”
又逢端午节,网民王先生到超市采购了几箱粽子,到收银台结账时,却发现前面的客户只是用手机在超市的一台机器上一扫,“滴”的一声便完成了付款过程。看着手中的钱包,还有自己为超市购物辛苦积攒了许久的零钱,王先生顿感自己有些过时了。
他没想到,手机付款已经先进到这种程度!
而在端午节之前,浙江网友章先生早以对手机购物动了心。当天,他和女友一起去影院准备看《功夫熊猫2》。像往常一样,他掏出信用卡准备支付,因为这样不仅方便还可以刷卡积分。但当他看到前面一位小伙子潇洒地拿出手机,然后在机器上轻轻一刷,立即完成支付时,便想到自己的信用卡还要输入密码、签名字有多么麻烦。等他再一问价格,原价60元的电影票,这样用手机一刷只要27元,就更让他感到郁闷了,原来和手机消费一比,刷卡消费已经落伍了!
而在浙江慈溪银行,办理这款“手机银行卡”,收费仅用35元,其中15元是卡费,另20元则在使用6次后会返还。除了看电影打折,目前这款手机银行卡可在慈溪时代影院、大润发超市、元祖蛋糕店、白天鹅音像图书商场、豪尚豪牛排、益丰大药房等上千家慈溪本地商户使用,此外还可在宁波市区公交车上使用,将来甚至还可在轻轨、出租等交通工具上使用,而且还伴随着很多打折功能。
他没想到,手机付款还有这么多优惠功能!
在深圳,手机银行还可通过绑定手机支付账户或银行账户,进行空中充值,使市民出行更方便。值得一提的是,手机深圳通还有手机钱包、手机通宝、企业一卡通等功能。目前,包括商场、超市、电影院在内的750余个门店以及地铁站内、会展中心、交通枢纽、商业楼宇的近200台自动售货机可刷手机购物,而且覆盖点将会越来越多。
当然,这些只不过是手机支付功能的“冰山一角”。目前,人们大多把手机看成是一个随身携带的“银行”,可以用它办理银行可以实现的各类基础业务。这些业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查缴相关费用。包括账户查询、余额查询、账户明细、转账业务、银行代收的水电费、电话费等;二是购物功能。客户将手机信息与银行系统绑定后,就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平台从网上或者超市、商场购买商品;三是理财业务,包括炒股、炒汇、买基金等。
随时随地,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从口袋中掏出手机,办理相关业务。简单、方便的操作方法;快捷、高效的使用程序,让很多人对于手机购物充满了新奇和渴望。拥有一个“口袋中的‘银行’”,也成了很多人的梦想。
广阔的蓝海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9亿,就家庭渗透率而言,已在95%以上。而另一组数据显示,在这些手机用户当中,2010年,我国的手机网民增加了7000万,目前总规模达到了3.0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6.2%,居世界第一,而到今年4月底,这一数字已跃升为4.77亿。手机网民的持续大幅度增长,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孕育出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发展机遇。
有了这个巨大的基数,就不愁更多的网民加入到手机支付这一大阵营中。相比传统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的明显优势,让能够接受“口袋中的银行”的网民也越来越多。根据《2011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报告》,至2011年2月,手机银行业务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他们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已达52.2%,较2010年7月36.8%的使用率有显著提高,这种普及速度,甚至超过了很多银行发卡速度。
而除了人数上的优势,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为手机支付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目前,除了淘宝、京东等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大型商城型B2C电子商务平台,凡客、红孩子、聚美优品等一系列垂直网站,也为网民提供了大量专业的购物选择。尤其是在秒杀活动和团购网站兴起之后,网友们更期待随时随地能抓到自己心仪的商品,这个时候,手机似乎成了必备品。
与之前的手机偷菜、手机聊天有所不同,一边开着无聊的例会,一边能够体验“逛街砍价”的乐趣;一边坐在公交车上,一边就能搞定周末郊区游的团购票,这种比虚拟的网络游戏更有真实性,比现实购物更轻松的支付方式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这无疑会让网友们心动不已;当然,小额购物的安全性,也让不少网友可以实现手机上放心购物。
当然,说它市场广阔还要用“刚性”的数据来说话。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据预测,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仍将强劲增长,而到2012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手机支付和小额B2C电子商务的相互促进,必将为整个行业的迅速发展开启一片广阔的市场。
武装“手机”
手机支付这么火爆,那这样一个便携式“银行”又是如何运作的呢?记者了解到,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手机银行是在手机中“武装”一张新卡,这种卡与传统的SIM卡不同,一般是由银行或者运营商推出的集成卡。
据宁波移动公司相关人员介绍,他们所谓的“手机钱包”就是将传统的金融IC卡集成到手机移动SIM卡中,将手机SIM卡、借记IC卡、企业一卡通、市民卡等多卡合一,从而实现一卡多用,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服务。
根据电子钱包菜单密码进入电子钱包,将银行卡账户圈存到电子钱包账户,电子钱包最高额度1000元。在现场消费时,直接从电子钱包进行扣除,无需输入银行卡密码。如果电子钱包余额不足支付消费额时,则可以通过再圈存,使电子钱包余额充足后再刷。在消费的时候,只需将手机的背面对准专用的POS机,停留一到两秒的时间,扣款成功后,消费小票会自动打印出来。
而在深圳,一种名为手机深圳通的卡则是通过一张名为RFID-SIM的卡实现的。据报道,这款手机深圳通由深圳移动与深圳通公司合作开发,该项目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将手机SIM卡、深圳通卡二卡合一,用户更换RFID-SIM卡后,不用更改手机号,即可实现刷手机付费。乘客在使用手机深圳通时,用手机背面在刷卡机上轻轻一划,手机支付便已成功。打开手机菜单,上面就清楚地显示出此次交易的记录和余额。
当然,除了这些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机刷卡消费的近场支付业务,手机支付含义中还包括市场更为广阔的手机远程支付业务,如支付互联网上购物款、缴费等并不需要刷手机的支付方式。而是利用手机中预先装载的支付软件和开通的移动支付账号进行支付。这时,对于手机来讲,需要的就是一套较为智能的操作系统,除了能上网浏览网页,还需要安装一款支付软件,对于现在的手机来讲,这是另一种“先进装备”。
而且,随着智能手机3G网络在中国市场的普及,手机的功能早已经不是一个接打电话的工具,而是集上网、购物、交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级战士”。如今,这一身披现代装备铠甲的战士,也正朝着手机支付这一广阔的蓝海迈进。
蓄势待发的战争
面对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额的利益诱惑,无数“军队”都想尽早加入进来,争着跑马圈地,力争在这一市场格局尚未形成之前能抢占自己的一块地盘。于是,我们能够看到,包括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支付平台、手机制造商甚至众多网站等一批批浩浩荡荡的队伍都在奋力开向这片“蓝海”,争先恐后的蓝海角逐已经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抢在最前面的还要数有着巨大资金支持和资源背景的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凭借广阔的客户资源和市场基础,他们的“所属海域”正一步步扩大。而战争,也先从他们之间开始。
除了上文提到过的各地方银行和移动公司之间的小范围合作,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不少银行开始布局手机银行业务。
“各家银行其实一直都在做手机银行,只是过去更多是WAP版。2010年开始竞相发布高端手机客户端,与行业成熟度上升、3G业务推广、客户数增加有关。”交通银行电子银行部高级经理王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此之外,招行、建行、交行、工行等银行也先后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进一步明朗了战争格局。而且,为了抢夺客户,各银行还在收费方面争推优惠,以便吸引更多客户。
当然,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也不能放弃这样一个绝好机会,一场暗战早在它们之间开始。
2011年4月,中国联通注册成立“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与北京一卡通合作,首批推出双界面卡,承载一卡通应用,实现公交、地铁以及合作商户的耍手机消费;
2011年3月,中国电信成立支付公司“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采用自有账户以及“银行、银联、公交发行联名卡的形式”共同推广翼支付,目前处于商用阶段,用户约14万左右;
2010年3月,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双方联合研发的首个手机支付平台将在2011年第三季度上线。
有着丰富资本和优质客户的金融机构和掌握大量稳定终端客户的电信运行商通力合作,必将成为手机支付蓝海上的第一大阵营,有着举足重轻的地位。
但不容我们忽视的是,这两方仅仅为手机购物提供了一个支付平台,而真正的“战场主动权”还掌握在广大的电商企业手中。毕竟,远程支付将成为手机支付的主要阵营。而这些电商企业,也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布局。日前,淘宝和支付宝的相关负责人证实,目前已有电信运营商表达了建立“手机购物”的合作意愿,具体操作内容和时间表目前仍在洽谈中;而国内著名团购网站拉手网最近也专门针对手机用户研发了一款“拉手团购”客户端,用户下载之后,就能随时浏览该团购网站的最新信息。如果手机上已经安装了支付软件,还能实现及时支付。除此之外,以淘宝无线和立即购为主的手机购物平台和买卖宝、柠檬商街等小型B2C手机购物网站,也在这两年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加剧了蓝海竞争的热度。当然,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新浪等各桌面互联网巨头也不甘落后,早已纷纷启动移动计划,试图延续自己在桌面时代的霸主地位。
当然,面对这些四处而来的散兵游勇,这个市场上还有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庞大军团,这就是手机开发商。之前,不少银行一直在研究“WAP”版本的客户端,而随着iPhone、Android、黑莓以及Windows等多款手机应用平台的出现,银行开发开始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这时,手机开发商则掌握了无尽先机与商机。有专业人士指出,目前,苹果、Google都在做移动支付,苹果手机只要一支持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再与其商店中的应用配合,赚钱就和运营商没关系。而Google近期已正式发布移动支付服务Google Wallet,正式“入侵”手机支付业。Google Wallet将支持多种信用卡,Google Offers则是一款日常交易服务,将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优惠券发送给客户或手机上,用户可通过商场收银台,或手机兑换。
我们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两年,在这片广阔的海域中,将要掀起多大的狂风巨浪。
海上暗礁重重
手机购物如此便利,在国内推广范围也很广泛,但其使用状况却不免让人担忧。国内有机构调查表明,当前国内仅14.9%的手机银行用户用手机银行网上购物,而52%的用户则多用于查询账户余额、明细等,有15%的手机银行用户用手机银行支付转账,其他用户则多使用理财等功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功能日趋完善的网上银行作为一种新事物,带给人们便捷服务的同时,其安全风险也成了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新增“钓鱼网站”175万个,比上年增长11倍。继中行钓鱼网站系列短信诈骗案后,骗子们的手法再度升级——将骗局转而投向新生的手机银行业务。这让不少网友开始对手机银行望而生畏。
另一方面,因为手机支付业务会将所有信息都绑定在一部小小手机上,而目前手机支付软件的安全性和国内信用水平确实也让手机支付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除此之外,移动支付标准尚未确定,不同模式、不同手机之间的无序竞争也将带来成本增加、不正当竞争的发生。而在这些潜在的“战争”背后,无辜的客户则有可能将成为竞争的牺牲品。6月2日,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在“2011金融IT高峰论坛”期间首度向外界解读移动支付标准制定的基准,他称,移动支付力争将最终选择权交给用户。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应把最终选择权交给用户,而不受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单位制约。
除了激烈的竞争,手机支付的蓝海中还充满了重重暗礁。这也是手机支付在发展了近十年后,依然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的一大因素。良性竞争的同时,各大竞争者也要考虑如何规避风险,这不仅需要整个市场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也需要手机厂商、运营商、银行甚至网络安全公司共同努力。
一片蓝海的开启必然面对着无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这样的狂风巨浪中把握先机,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成为众多“战士”的必备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