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11-09-02 |
信息来源:新华日报 |
如果你认为,动漫还仅仅是动画片、电影、毛绒玩具,那么你就out了。29日在常州举办的移动动漫游戏产业高峰论坛上,移动动漫游戏成为最新热词,掌上媒介手机助力动漫产业从“眼球经济”转型为“拇指经济”。“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等手机游戏刮起的旋风,昭示着动漫正进入“微时代”,由此带来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为本土动漫企业转型指明了“下一站”。
独木桥之外,
“拇指经济”蕴含200亿市场
播映是动漫产业链最关键的一环。我国动画播映渠道单一,过分依赖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鲜有其他专业的渠道可以利用。一家动漫企业老总就无奈地说,动漫产业的主要利润来源是电视或电影的播映和之后的衍生产品开发这两大板块。动画片不能播出,整个产业链就不能被激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上千万投资打水漂。眼下,国内动画制作企业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播出资源抢夺战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一边是大批动漫资源闲置,一边则是新媒体的爆发式成长渴望内容源泉。无疑,手机游戏是一个全新的市场通道。本次峰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三季度,中国手机游戏用户数量突破1.2亿,同期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达9.175亿。预计2011年手机游戏用户将达1.5亿至2亿人,以人均年消费120元计算,每年的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人民币。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总经理张燕鹏透露,仅中国移动的手机动漫用户就超过了650万。
国家863计划游戏技术发展小组成员王鸿冀说,如果将上网人数乘以上网时间,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将是传统互联网的15倍。动漫游戏产业如果能抓住拇指经济这个新机遇,无疑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
长城会联合创始人宋炜分析说,苹果等智能手机的走红,引发了手机2.0时代,最近又出现了小米手机。很显然,谁抢占了手机中心就是在抢占未来的屏幕。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也是互联网布局调整的信号。目前用户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分配显示,47%时间花费在游戏、社交,32%时间用在打电话、发短信,12%是在浏览网页。60%时间大家干的是娱乐的活儿,手机动漫的潜力增长空间无限。
从荧幕到手掌,
动漫进入“微时代”
随着动漫游戏走进手机,动漫也从电视、电影的大荧幕时代进入了掌上“微时代”。中国第一手机游戏门户网站CEO肖永泉说,目前当乐网主站总用户超过4300万,每天下载量超过400万。可以看到,手机动漫游戏的用户正向普通大众扩散,它是一个跨界融合的产物,也是未来动漫产业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一块大蛋糕。
那么,动漫“微时代”有什么特质?记者综合各位专家、业者的发言综合出以下特点。
微体验:游戏剧情简单,每局、每轮的游戏时间短,一般不超过5分钟,充分利用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用户主要的游戏体验是思维的乐趣和过关的成就感。以愤怒的小鸟为例,基本上没有什么剧情,人们可以在许多场合毫无顾忌地掏出手机,旁若无人地玩起游戏。同时游戏又十分精致,包含可爱、温馨的画面,逗人的音效,以及取悦玩家的奖励系统,所以受到了各种人群的喜爱。
微操作:以第一视角为主,用户可以直接操控游戏内的角色,需要用户动手动脑,特别强调手指的微操作。在植物大战僵尸中,玩家在菜地里指挥食人花、豌豆军等植物与僵尸大战,植物军团的配比、从白天到夜晚,从天台到游泳池的多样场景变化,战术战略的应用让人津津乐道。
微社交:3D赛车等游戏中可以随时随地多人互动,游戏取得的成绩,可以上传到微博,可以看到成绩排名,满足自己获得好成绩的心理满足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一定社交游戏的属性。
微收入:虽然用户在这类游戏中通关的时间较短,但由于用户希望一直提高成绩,因此会长期将游戏安装在手机中,其嵌入广告收入对游戏开发者而言甚至会高于一次性下载收入。 |
|
|
|
|
热门资讯 |
|
|
|
|
|